人的角色,不斷改變。
人有很多的角色,去配合環境,也配合自己的目的及需要。
環境、目的、需要,不斷轉變,角色又那能不變呢?
角色沒有變,想法行為當然不會改變,難題便開始出現了。
人的角色,不斷改變。
人有很多的角色,去配合環境,也配合自己的目的及需要。
環境、目的、需要,不斷轉變,角色又那能不變呢?
角色沒有變,想法行為當然不會改變,難題便開始出現了。
人,隨著年齡增長,自然達致身體成熟,無需努力。
但,心智成熟卻是另一回事,大部份人,終其一生,心智仍是與成熟拉不上半點關係!
心智成熟是什麼呢?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能力也。
心智成熟有何可貴?可貴之處,不在『負責』,『負責』只是對別人來說可貴而矣!
對自己本身而言,為要『負責』,就需為自己的言行前思後想了;能前思後想,這才是對自己可貴之處。
常聽人說要自我增值,但自己又不是貨物,何能增值?
人能改進,人能發展,人卻不能增值。
所謂增值,不是增加你的價值,而是增加經你手後的事物的價值。
凡經你手後,事物便增值了,你的價值就變得更高。
要改進,就需知道做對做錯什麼。
就算有人願意告訴你,他也可以看錯說錯,還不及自己去尋找線索來的實際。
做得是好是壞,必有顯示指標;有回饋,才知那裡改進。
人要成長,需要不斷引進新知。
人生閱歷,當然是最佳新知來源,親歷其境嘛。
但人生閱歷卻受到時間、環境局限,退而求其次,閱讀,等若取得他人的閱歷。每天也堅持閱讀,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。
停止某些會為你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,人自然進步。
但不知停止什麼才對。
選擇一個可能會帶來壞影響的習慣,停止三數天,看看結果怎樣,才作決定。
先小停,後大停。
每日也能有需辦的事情,若這些需辦的事,能令你達成你的目的,那麼,完成它們,就能促成你的成長。
習慣每天也有一份當天的需辦事項列表,更要習慣每天也去完成它們。
人是更生既是合群,也是互相競爭的動物。
競爭帶來壓力,也帶來快速進步,重點是找出要跟人競爭什麼,這種競爭可會帶來什麼進步,而這種進步,是否你想見到的。
然後,找出適合的對手,再具體化對手的成果,作為指標;跟著,忘記你的對手,因為你的競爭對象,不是人,而是那個指標。
舉例來說,你的目標是要減肥,你某個朋友最近減得很好,就把他選擇為對手,先看他的成果,再化成指標,如三個月減了十磅,然後忘掉你那個對手,你要競爭的對象,是那個『三個月減十磅』的指標。
一部簡單的電器,也需要一本使用手冊;我們複雜的人生,手冊在那裡呢?
對不起,沒有附送的;要麼就自己撰寫。
現在就買一本記事簿,開始著手撰寫你自己的人生手冊。
不用什麼計劃,今天只需先記下你的人生目的、目標;然後每一天,把值得記下的、有助活出人生的事情,逐一加進你的手冊,這將是你一生中,最重要的參考書藉。
每隔一段時間,就培養一種新的嗜好,不管是運動、興趣,戶外又或戶內;這樣不僅日子能過得色彩豐富一點,而且又能拓展自己的能力、視野、知識。
最近小弟開始的新的嗜好,正是拍攝天空,不妨一看小弟近期的『作品』。
人需成長,否則就算不落後於人,也落後於己。
誰又不想成長呢?只是欠缺方法而矣。
捷徑,聽起來感覺不好,但既能達成目的,又不是傷天害理,有何不可?
未談12法,大家還是先要克服這個『走捷徑』的心理障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