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獨一人,難於生存,聚集成眾,才是力量。
人希望屬於某些團體,寧願犧牲部份自己的意願。
犧牲越多,越不是自己;發展,由原本自己開始;不是自己,如何發展?
做自己,則不能成眾;不做自己,則不能發展。
跨越兩難,便能借他人之力,助己提昇。
孤獨一人,難於生存,聚集成眾,才是力量。
人希望屬於某些團體,寧願犧牲部份自己的意願。
犧牲越多,越不是自己;發展,由原本自己開始;不是自己,如何發展?
做自己,則不能成眾;不做自己,則不能發展。
跨越兩難,便能借他人之力,助己提昇。
人的本性,源自生存機制。
本性,無需思考,個個皆同;如能因此而增大生存機會,則這個物種將能持續下去。
如果某些東西有助生存,就會令人感覺良好,這種感覺良好,促進人想要更多;少許即能有助生存,更多,將更助生存;簡單的邏輯,但有時或有錯誤。
不斷需索,了無止境,是人的天性。有些東西多了,不會有什麼幫助,甚或有害,懂得停止,人的真正第二次進化。
人雖不喜改變,但性好行動;所謂『無事忙』者,不知行動的目的,卻不斷行動也。
自遠古始,人類必須行動,不論是覓食,還是逃生,才能生存;物競天擇的大原則下,我們仍保留著這種行動天性。
當行動只是由於天性使然,而非基於思維時,結果往往只是不斷重覆著沒有效果的行動,又或只是自然反應。
人定勝天,那個『天』,不是天意,而是人自己的天性。
這跟另一個人的本性-自覺有用乃天生的兩姊妹。
每個人,無論如何沒有貢獻,也認為自己對他人有著多大的價值;最後發現自己真的沒有什麼貢獻時,仍會以『無功也有勞』聊作自慰。
人不是畜牲,本身那來價值;人的價值,在於為他人創造價值。
你對世界有多少貢獻,就視乎你為他人創造了多少價值。
就算再沒用的人,也會自覺有用。
就算再差的人,也會自覺非凡。
這會令人感覺良好,但中看不中用。
發展,是令自己真正有用、真正非凡。
不是昨天才說人的本性是期望最差嗎,為何今天卻說是期望最好?
兩者也對,你沒有發現人是一種矛盾的動物嗎?
期望最差時,深感不安,但無論如何理性分析,不安感只有增無減,人便會開始心存僥倖,不自覺地奢望最好的自會光臨。
這種不合理的奢望,當然不是樂觀,而是天真,亦同時令人停止具體努力,解除厄困。
最差的結果,難;最好的結果,也是難。
人類,慣常期望最差的事將會發生,即悲觀也。
悲觀,固然使人憂慮,但悲觀卻同時令人得以生存;期望著最差,令人類有所準備,縱使我們沒有尖牙利爪,也能生存至今。
但悲觀也令我們變得保守,世事變化快速的今天,保守會讓我們只退不進。
最差,極端也,凡極端最難發生。
差是會發生的,最差,難。
人不斷犯錯,沒有什麼問題,只要嘗試新事,就有機會犯錯;不犯錯,才是問題。
但人卻會不斷犯著相同錯誤,小弟亦然。這是人的本性。
發展成長,就是減少人的負面本性。
先把自己不斷重犯的錯誤寫下,每移除一個,把它劃去。不要太認真,改錯是痛苦的,就把它當作一個遊戲好了。
有知識,才能進步。知識隨處皆在,只是看不看見而矣。
要看見,就要先觀察。
每天隨便找一個公眾地方,地鐵、商場、公園,仔細觀察路過的人,看他們的衣著、聽他們如何說話、留意他們的動作;慢慢,你會發現看到的,一天比一致更多。
要改進,就需知道做對做錯什麼。
就算有人願意告訴你,他也可以看錯說錯,還不及自己去尋找線索來的實際。
做得是好是壞,必有顯示指標;有回饋,才知那裡改進。
人要成長,需要不斷引進新知。
人生閱歷,當然是最佳新知來源,親歷其境嘛。
但人生閱歷卻受到時間、環境局限,退而求其次,閱讀,等若取得他人的閱歷。每天也堅持閱讀,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。
停止某些會為你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,人自然進步。
但不知停止什麼才對。
選擇一個可能會帶來壞影響的習慣,停止三數天,看看結果怎樣,才作決定。
先小停,後大停。
進步,難。
每天也進步,更難。
每天進步只是一些,易多了!
每天臨睡前,決定明天做點什麼以前不去做的,那麼,每天自然進步一些。
每日也能有需辦的事情,若這些需辦的事,能令你達成你的目的,那麼,完成它們,就能促成你的成長。
習慣每天也有一份當天的需辦事項列表,更要習慣每天也去完成它們。
人是更生既是合群,也是互相競爭的動物。
競爭帶來壓力,也帶來快速進步,重點是找出要跟人競爭什麼,這種競爭可會帶來什麼進步,而這種進步,是否你想見到的。
然後,找出適合的對手,再具體化對手的成果,作為指標;跟著,忘記你的對手,因為你的競爭對象,不是人,而是那個指標。
舉例來說,你的目標是要減肥,你某個朋友最近減得很好,就把他選擇為對手,先看他的成果,再化成指標,如三個月減了十磅,然後忘掉你那個對手,你要競爭的對象,是那個『三個月減十磅』的指標。
一部簡單的電器,也需要一本使用手冊;我們複雜的人生,手冊在那裡呢?
對不起,沒有附送的;要麼就自己撰寫。
現在就買一本記事簿,開始著手撰寫你自己的人生手冊。
不用什麼計劃,今天只需先記下你的人生目的、目標;然後每一天,把值得記下的、有助活出人生的事情,逐一加進你的手冊,這將是你一生中,最重要的參考書藉。
每隔一段時間,就培養一種新的嗜好,不管是運動、興趣,戶外又或戶內;這樣不僅日子能過得色彩豐富一點,而且又能拓展自己的能力、視野、知識。
最近小弟開始的新的嗜好,正是拍攝天空,不妨一看小弟近期的『作品』。
人需成長,否則就算不落後於人,也落後於己。
誰又不想成長呢?只是欠缺方法而矣。
捷徑,聽起來感覺不好,但既能達成目的,又不是傷天害理,有何不可?
未談12法,大家還是先要克服這個『走捷徑』的心理障礙。
越想得到,越想不通,就是時候放手了。
放手,不是放棄,只是不再堅持。
堅持,不是得到,就是得不到,典型Fight or Flight反應,大腦活動受到壓抑,自然想不通。
不再堅持, 在不知不覺間,更易想通。
不幸,誰也不願意遇上。
要遠離不幸,就得先瞭解不幸的來源。
不幸是什麼?錯誤時間,身處錯誤境地!但為什麼會在錯誤境地呢?因為你不認為那是一個錯誤境地!
為何弄錯?因為誤解自己!境地,本身不會存在錯誤與否,只有合適與否;不合適,便是錯誤。誤解自己,錯誤認為眼前的境地是合適的,結果就是不幸!
要遠離不幸,要好運常來,先瞭解自己!